|
摘要 本文針對風機選型過程中參數修正的關鍵問題進行分析討論。通過分析影響風機性能的主要因素,探討了風量、風壓等關鍵參數的修正方法。合理的參數修正能夠顯著提高風機選型的準確性,確保風機在實際運行中的高效性和可靠性。本文為風機選型提供了科學的理論依據和實踐指導,對提高風機效率,降低企業成本具有重要意義。 關鍵詞: 風機選型;參數修正;風量;風壓;功率;實際工況 引言 風機作為工業生產中的重要設備,其選型的準確性直接影響到整個系統的運行效率和能源消耗。在實際工程應用中,由于環境條件、工況要求等因素的影響,風機選型往往需要進行參數修正。然而,目前在實際應用中,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,對風機選型的理解存在誤區,導致在風機實際運行時實際工作點嚴重偏離設計點,不僅時風機實際效率偏低,而且還有可能導致風機不能滿足實際需要,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。 一、風機選型中的關鍵參數 風機選型過程中,風量、風壓和功率是最為關鍵的三個參數。風量是指單位時間內通過風機的氣體體積,通常以立方米每小時(m3/h)或立方米每秒(m3/s)表示。風壓是指風機產生的壓力差,用于克服系統阻力,單位為帕斯卡(Pa)。功率則反映了風機消耗的能量,通常以千瓦(kW)表示。 這些參數之間存在密切的相互關系。風量與風壓的乘積決定了風機的功率需求,而風機的效率則影響著實際所需的輸入功率。在實際選型過程中,需要綜合考慮這些參數的相互影響,以確保風機能夠在最佳工況下運行。此外,還需要考慮風機的類型、轉速、效率等因素,這些都會對最終的性能產生影響。 二、參數修正的影響因素 在實際工程應用中,多種因素會影響風機的性能參數,其中最主要的是環境條件和工況要求。環境條件包括海拔高度、溫度和濕度等。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,空氣密度降低,導致風機的實際風量和風壓發生變化。溫度和濕度的變化也會影響空氣密度,從而影響風機的性能。 工況要求是另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。不同的應用場景對風機的性能要求不同,如鍋爐通風系統、煤礦通風系統等。這些系統的阻力特性、運行時間、負荷變化等都會影響風機的選型。此外,管道的布置、彎頭的數量、過濾器的阻力等系統特性也會對風機的實際工作點產生影響。因此,在選型時必須充分考慮這些因素,進行相應的參數修正。 三、選型修正方法 首先要清楚風機工況的定義,通常,風機行業主要有兩個工況定義: 標準狀態:ISO 國際組織定義的氣體標準狀態,是指溫度為0℃,大氣壓力為101325Pa,這個時候大氣密度為1.293kg/m3。 風機標準工況:是指溫度為20℃,大氣壓力為101325Pa,這個時候大氣密度為1.2kg/m3。 風機的參數與氣體狀態有關系,所以風機的參數需要指定一定狀態下的數據。 選型時參數修正方法有下面幾個,可以根據便利性選擇其中之一修正。 1、修正風機的參數 針對風量、風壓等參數,可以根據下面的公式進行修正,修正到實際工況。 風量的換算: 式中: Pa1、Pa2:氣體的絕對壓力 T1、T2:氣體的熱力學溫度 風量修正其實主要考慮空氣密度的變化。 風壓的換算: 主要也是考慮密度的影響,可以按下面的公式換算。
2、修正風機的性能曲線 風機的性能曲線如果是壓力-流量曲線,那和氣體狀態是有關系的,也就是說,風機的壓力-流量曲線隨著氣體狀態的變化而變化,主要影響因素還是溫度、海拔等參數。 選型的時候,如果氣體參數的工況與性能曲線的工況不一樣,也可以把曲線轉化到氣體實際的工況來選型。 這個轉換要采用風機相似定律來轉換,風量維持不變,風壓與密度成正比。 風機性能曲線的轉換不能采用手工計算的方法,因為工作量太大,一般都是計算機后臺計算,如下圖,黑色的曲線是密度為1.29m3/s,紅色的曲線是密度為1.0m3/s,可見密度降低的時候風機出力會下降,這就是同一臺風機,到高原上出力減小的原因。 3、采用無因次性能曲線來選型 風機的無因次性能曲線是通過無因次參數來描述風機性能的曲線。這些無因次參數消除了風機尺寸、轉速和流體密度等因素的影響,使得不同風機之間的性能比較更加方便和直觀。 無因次性能曲線在風機選型、性能預測和設計優化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。 采用無因次性能曲線選型的時候,需要把風機工況點的參數轉換成無因次的參數。 在實際應用中,這些修正方法需要結合具體情況進行靈活運用。例如,在高海拔地區,需要同時考慮海拔高度和溫度的影響;在高溫高濕環境下,則需要綜合考慮溫度和濕度的修正。通過建立綜合考慮,可以更準確地預測風機在實際工況下的性能,從而提高選型的準確性。 通常,方法1和2作為選型的方法。 需要注意的是,風機工況點的換算和性能曲線的修正不要雙重考慮,指換算一個即可。 四、案例分析 為了充分理解風機參數修正的方法,舉一個案例。 案例為某企業選一個合適的工業通風系統風機,風機安裝在高原地區(海拔3000米),環境溫度為15℃,相對濕度為40%。根據設計要求,風機系統需要提供20000 m3/h的風量,風壓要求為1500 Pa。 風機的曲線是按照標準狀態(溫度為0℃,大氣壓力為101325Pa)繪制的。 由于本案例給的是實際的工況,因此該工況點的參數就不用修正了。 由于性能曲線是標準狀態的,因此需要考慮海拔高度修正,主要是計算密度。根據標準大氣條件,海拔3000米處的氣壓約為70.1 kPa,考慮溫度15度的影響,那么實際空氣密度約為0.85 kg/m3。 壓力的修正: 所以標態下風機的壓力為: P=1500/0.657=2283Pa。 這樣就可以按照風量Q=20000m3/h,壓力P=2283Pa在風機性能曲線上畫點選型了。 五、小結 本文針對風機選型中的參數修正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,提出了基于實際工況的參數修正方法,得出以下結論: 1.風量、風壓是風機選型的關鍵參數,需要考慮空氣密度變化的影響對其修正。 2.海拔高度、溫度和濕度是影響風機性能的主要環境因素,在參數修正時必須予以考慮。 3.風機選型時考慮參數的匹配性,能有效提高風機選型的準確性,確保風機在實際工況下的高效運行。 4.工況點的參數和性能曲線修正其一即可,不要重復修正。 上一篇如何才能選擇合適的風機?下一篇風機的動壓、靜壓和全壓 |